前第一大股東利潤相差5億日元的海航系又接收了生產輸變電設備的上市企業。
東北電氣1~9月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的凈利潤-233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464.67%。 同期,電氣設備領域的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32.73%。
資料來源:接口信息梅嶺
海運系的收購還在繼續。
本月,海航系連續兩次交易后,持有東北電氣21.56%的股份,成為東北電氣新的第一大股東。
東北電氣1月3日宣布,海航旗下的海航酒店集團(香港)參與了東北電氣h股的認購增加。 1月23日晚,東北電氣還說,海航另一家企業北京海鴻源將以13億元人民幣將9.33%的股權移交給企業第一大股東蘇州青創手中,轉讓價格15.95元/股。 這個價格比東北電氣這次再品牌前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高出近110%。
1月24日,東北電氣復牌后,一開盤就停止加薪,收到8.37元。
這次股權轉讓完成后,北京海鴻源將成為東北電氣首次股東。 北京海鴻源成立于年,唯一的股東是海航旅游集團有限企業。 另外,海航酒店集團(香港)參與東北電氣h股發行新股后,持有東北電氣h股34.55%的股份,占東北電氣總股13.49%。
根據公開資料,東北電氣在江蘇省常州市注冊,成立于1993年,企業于1995年在香港發行了h股25,795萬股,同年7月在香港聯合交易的全部限制企業發售了交易。 同年企業向國內社會公眾公開發行a股3,000萬股,并于1995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
東北電氣的經營范圍是輸變電設備及附件的生產、銷售等。 蘇州青創主東北電氣時間很短,去年11月,蘇州青創以8億元從迄今為止的第一大股東新東方電氣獲得9.33%的所有權,僅一年多時間,在“易主”之后就獲得了5億元的利潤。
從財務報告數據來看,這次溢價超過110%的東北電財務數據不漂亮。 東北電年和年凈利潤分別為616萬元和493萬元。 去年的業績更丑,去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4896萬元,同比減少53.1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3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464.67%。 同期,電氣設備領域的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32.73%。
年末蘇州青創進入主東北電氣時,深交所專門發出“關注函”,要求蘇州青創結合自身財務狀況,證明是否有實施這次收購的經濟實力。 那時蘇州青創去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0元,凈利潤約為-3.3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約為-12.41萬元。
在獲得東北電氣控制權后不久,蘇州青創很快宣布了大股東計劃的重大事項,之后停止了將近半年。 這時按照蘇州青創的計劃,企業退出電力電容器領域,逐漸轉向智能軟硬件、移動網絡等新業務行業,注入的資產是國鼎互聯網。
但年成立的國鼎互聯網年總資產474.68萬元,企業收入126.31萬元,凈利潤損失3014.12萬元。 因此,停牌半年后,東北電氣去年5月宣布重組失敗,復牌后,企業a股股價下跌,h股同日下跌26.85%。 這次重組也是業界人士稱之為“做法粗糙”的借款上市案例。
根據海航官網的資料,1993年成立的海航集團現在參與了24家公共企業,其中8家a股上市企業、4家港股上市企業以及12家新三板企業,年海航類在新三板的融資規模突破了120億元。 海航系近年來國內外合并成績備受關注,產業+資本方法已經成為增長的重要手段。
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海航這次取得東北電力后,如何配置將成為市場的關注點。
標題:【熱門】海航系接盤東北電氣 原第一大股東獲利5億離場
地址:http://m.swled.com.cn/gphq/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