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記者安吉羅)三元股份有限公司1月中旬發表了業績公告,宣布年經營業績將損失1.85億元至2.15億元,但根據三元歷年業績公告,2009年收購原三鹿乳業資產后,旗下河北三元食品有限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產能渠道等整合不成功,河北三元對三元股票來說成為了業績的負擔。
河北三元連年虧損成為企業業績“大負擔”
根據三元股票到目前為止發表的年度業績預損公告,受原副材料上漲和投資收益下降的影響,企業的年度經營業績將從-1.85億元損失到-2.15億元,但從年第一季度開始,三元股票實際上處于虧損狀態。 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去年1~9月,企業損失8658萬元,第三季度達到4854.58萬元。
三元業績和鮮明的是其他幾家內地乳業上市企業的業績紛紛受到歡迎:貝都因人此前宣布,企業年凈利潤在5.6億~8.15億元之間,比上年增加10%~60%。 艾莉22日晚宣布,年業績比去年同期增加80%左右,凈利潤超過17億元。 光明乳業沒有發布年度業績預告,但綜合27個機構的預測結果,光明乳業年凈利潤達到7.0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7.81%。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價格越來越上漲,但其他乳業上市企業依然能賺錢,三元股票成為損失的“單獨”。 除了三元公告中提到的價格上漲、投資等原因,有些業界人士希望“三聚氰胺”的事后,三元吸收三鹿破產后留下的50億元資產,借機器實現大跨越,但現在三元明顯愿望實現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曾經的中國乳業巨頭三鹿乳業集團破產。 2009年,包括三鹿工廠在內的核心資產被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河北三元食品有限企業以6.1650億元收購。 收購之初,三元對形勢估計很樂觀。 2009年3月2日,收購三鹿前夕,在臨時股東大會上,三元股票理事長張福平說:“三元的目標是進入中國乳業前三。” 當時對外公布銷售額在百億以上的乳企業只有伊利和蒙牛,三元當時是25億,三鹿是105億。 簡單加上三元和三鹿的銷售額,三元的銷售額預計也將達到一百億以上,名列前三。
但是收購一家公司并不這么容易。 三元后的經營業績狀況是最好的證明。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企業乳業分解師陳連芳說。 根據資料,2009年,三元收購第一年,凈利潤損失1.28億元,其中河北三元損失1.37億元每年只有7000萬元凈利潤,與伊利8億個以上、蒙牛14億個以上凈利潤相比不明顯,河北三元損失 年,又損失9948萬元,其中僅河北三元就損失8000萬元。 據三元股票年半報報道,經營元三鹿資產的河北三元上半年虧損581萬元,這已比年同期虧損1300萬元以上大幅度好轉。
由于河北的三元連年損失,從年開始流傳著“三元收購三鹿是失敗的”的言論。 中國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解體師宋亮在接受中國網絡費用采訪時表示,河北三元的整體業績不太好,對三元股票來說已經成為重擔。 他表示,到目前為止,從2008年到2008年,三元收購的三鹿工廠一直沒有發揮效果,其近年來的收購和投資都是失敗的。
也有必要加強導致三鹿生產能力利用不足的途徑
據報道,石家莊市和平西路河北三元總部灰色大樓前完全沒有三鹿痕跡。 到2008年為止,這里是三鹿一工廠,現在一半以三元為私人寫字樓,另一半租了屬于三元資產的樓層,增加了收益。 從某個方面來說,這就像三元整合三鹿的結果,因為營銷市場無力滿足所有的生產能力,必須依靠租賃現場、租賃倉庫等方法增加營業外收入,整合三鹿的50億元生產能力
三元對三鹿的整合中,第一項工作是整合原來的三鹿資源為自己使用,因為原來的三鹿產品結構和三元存在很大差異,所以三元以液態奶為主,三鹿過去以奶粉為主,三元是中高級路線,三鹿是羅 因為三元要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戰術進行調整需要時間。
一位前三鹿員工也在重組三鹿后,三元開始著重配置液態奶市場,但在蒙牛、伊利的迅速推進下,三元液態奶市場一直沒有好轉,目前三元收購的三鹿核心工廠的生產能力不足50%,第一是元三鹿工廠,六工
三鹿倒下后,石家莊的奶業結構也被打亂了。 石家莊當地的二線企業品牌,如君樂寶、新希望旗下的天香乳業等,將在三鹿倒臺后解放的市場空之間迅速搶占。 承擔了三鹿的核心資產,但三元未能獲得三鹿本來的市場份額。 三聚氰胺事件后的2009年,蒙牛、艾莉、光明全面消除了赤字,營業收入增長率從7%到68%,但只有三元股票因三鹿破產資產整合而損失了1.29億元。 現在艾莉、蒙牛占河北70%以上的市場份額。
陳連芳分解表示,由于價格上漲,三元液態奶的收益早就只有保本了。 收購三鹿,三元想借此打開自己高附加值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改善本職工作的業績。
接手三鹿,三元航班利用三鹿的設備和員工當場生產了第一批奶粉,有的業界人士認為,三元在奶粉業務中是“門外漢”,三鹿迄今為止在嬰幼兒奶粉板塊上得到了很好的認識,但“三聚氰胺”的事情。 另外,收購三鹿這個全國性企業品牌后,無論如何進行全國性的布局,三元都沒能及時制定計劃。
據前述三鹿員工介紹,三元接管了三鹿原來的7-8家核心工廠。 這些是三鹿的高質量資產,加上三鹿現成的路線,這些特征三元俱在。 但是,至今為止的三元沒能達到之前的期待。 三元收購后,到2年多后的一年進行了大整理,發表了新品牌logo、企業品牌主張、企業品牌理念等。
他整合過程太慢,由于三元自己的國企體制,制定過程非常長,需要階段性批準等,雖然有很多事業部,但決定權依然非常集中,事業部獨立運營空之間不太大 這樣各板塊對經營計劃的反應速度和能力相對較弱,許多事件還是要回到總部討論和決定。
三元內部的人對此表示:“三鹿奶粉事業最集中在低端行業,但三元將奶粉事業定位為中高端。 因此,‘收購三鹿后,他們的渠道和人員不是說馬上就可以使用,我們必須重新調整。 要想讓三鹿人從以前就制作低端奶粉轉變為制作中端奶粉的意識,需要時間。 ”。
“三元認為三鹿幼兒奶粉企業的品牌受損,因此沒有大幅度投入毛利更高的奶粉市場。 第一,由三元所屬企業的品牌操作,到2009年開始布局,年收入2億多元,遠遠不及三鹿高峰期的40億元以上,市場也集中在河北、山東等幾個地區市場。 ”該人士說。
陳連芳表示,三元近年來的財務報表由主要營業業務以外的收入支撐。 比如麥當勞[微博],和八喜合作的項目,其主要營業業務在市場上的表現真的不好。 原來的特征液體乳已經被一些大企業品牌壓垮,固體乳雖然奶源可靠,但畢竟是國產奶粉,很難被客戶認可。 其奶粉市場第一是個別地區的二三線城市。
另外,據相關人士透露,三鹿在“三聚氰胺事件”后,下屬的經銷商逃亡,申訴借款,轉向其他企業品牌,不敢代理三元,代理三元的經銷商因各種理由沒有獲利。 “說到三元,有些人會想起三鹿。 這總是讓像我們這樣的人不舒服。 ”鄭州一家經銷商這樣解釋。
三元奶粉可以被國家支持或生存“不良資產”
對于每年出現赤字的河北三元,宋亮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打包銷售或發售,但他說關于中國網絡的費用,在現在的條件下也不能出售太好的成本,這樣的不良資產最好出售。
陳連芳建議,用三元整理一次對外投資的項目,把能控制的和有希望的東西重新排列分解,(業績)不好的東西馬上賣。 “收購河北三元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付了這么多年錢,最好的方法是在他還有好成本的時候馬上賣。 這是政府性的錯誤,如果不是三元而是蒙牛埃利運營的話可能就不會這樣了”他強調了中國網絡的費用。
河北省乳業協會秘書長袁運生表示,“三鹿當時連續15年奶粉產銷量第一,留下的攤位非常大。 要繼承三元、管理價格和解決整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大量投資。 經過“三聚氰胺事件”,三鹿的基本框架整體崩潰,公司文化和管理的融合需要時間,所以最初認為損失也是正常的現象。 ”。
袁運生說,隨著幾年的復蘇,整個三元都可以“不會出現太多赤字”,一點業務也有好處。
三元股票副總裁呂淑芹表示,收購三鹿后,當年的三鹿特征資產已經在三元發揮作用——擴大了三元的生產能力、市場份額等。 此外,合并后,三元奶粉業務的產銷量和市場份額均以超過50%的速度增加,特別是每年增長超過100%。
但是,關于三元股票是否進一步利用河北三元奶粉生產能力補助企業業務,在發布新聞時,三元股票還沒有回答記者的采訪。 (中國網絡財經中心)
標題:【熱門】三元巨虧探因:整合不成功 收購三鹿成業績包袱
地址:http://m.swled.com.cn/gphq/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