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新技術張銅登陸深證中小板,中國高新技術和楊舍鎮資產經營企業位于其前兩個股東,分別持有30%和9.82%。 所有權轉讓后,江蘇張銅與高新技術張銅沒有任何相關關系。 但是,新晉二股東楊舍鎮資產經營企業與原股東江蘇張銅集團同在楊舍鎮政府的控制下。
“為了上市的事件,高新技術張銅準備了四五年,基本上張銅集團的高質量資產已經納入上市企業。 ”。 上述st張銅人告訴了記者。
表面上,張銅集團對上市公司沒有所有權。 查了工商資料,張銅集團注冊資本3206萬元,其原始股東是楊舍鎮人民政府和張家港市農具五金廠,前者出資3056萬元,后者出資150萬元。 后轉制成為楊舍鎮農工商總企業(郭照片為農工商總企業總經理)的下屬單位。 現在該企業的法人代表是方玉良。
據知情人士透露,st張銅和張銅集團斷線,相關資產也可在兩家企業之間挪用,操作者為郭照片。 郭照片在楊舍鎮人民政府擔任黨委副書記,也擔任過張銅集團的法人代表、理事長和社長( 1997年)。
“過去長期以來,張銅集團一直在保持上市企業,但由于上市企業業績的需要,張銅集團借的錢有時會被轉移到上市企業采用。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了記者。
郭照片已經不在張銅集團工作了,但其控制力一如既往。
“現在張銅集團的法人代表方玉良在郭照片事故前,沒有實際的控制力。 ”。 上述人告訴了記者。
記者說,方玉良在郭照片中擔任張銅集團法人代表時,擔任張銅集團辦公室主任,是郭照片的老部下。
這兩家企業的緊密聯系為后來的關聯交易爆發埋下了伏筆。
2008年8月30日,st枚銅在2007年度宣布:“企業和江蘇枚銅集團及其子公司因業務和資金往來等原因,形成了一定的其他應收款,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壓力。”
截至2008年8月25日,st張銅集團及其子公司應收賬款為2.533億元。 其中,張家港市新天宏銅業有限企業應收賬款為1.346億元張家港市大華銅業有限企業應收賬款為0.59億元泗陽凱爾順銅產品有限企業應收賬款0.472億元。 另外,張銅集團也欠st張銅5050萬元。
記者說,上述資金的挪用均由郭照片真相和上市企業前財務負責人沙曉紅兩人簽名授權,未提交企業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
巨損探源
記者在張家港調查時,發現事件越來越混亂了。
“大華機電的實際統治者是陳菊英。 ”。 據高科技張銅的內幕消息。 江銅集團旗下的張家港市保稅區大華機電設備制造有限企業(簡稱“大華機電”)位于張家港遠郊港奧路8號,法人代表變更前為陳菊英,變更后為葛忠。 經營拉床機、內螺紋排列機、金屬制品及低壓控制柜等以銅為原材料的自產產品及銷售和進出口業務。 股東是邦盛洋行(香港)、張家港蘇譽實業有限企業、張家港保稅區寧蘇冶金設備有限企業。 在出資者看來,這家企業依靠江蘇張銅集團旗下是多么的強硬。 陳菊英的郭夫人的背景也使這家企業增添了個人色彩。
標題:【熱門】ST張銅速敗之謎(3)
地址:http://m.swled.com.cn/gphq/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