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3日,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俄羅斯《星火》雜志引用了《自然》雜志上刊登的國際科學家小組研究成果的報道,呼吁到2030年,迅速增長,人類面臨高科技電子產品短缺的風險,生產電子產品的原材料

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的科學家小組進行了大規模研究,計算了生產高科技電子設備所需的潛在資源儲量。 結果表明,由于缺乏必要的原材料,在不久的將來世界上會發生高新技術產品的嚴重不足。

到2010年,地球上各中等水平的居民使用了四個以上的高科技設備。 另外,根據該研究,聯合國估計地球人口到2030年將超過85億人。 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快速發展中國家對電子產品的訴求將大幅增加。

20世紀80年代制造一個計算機芯片需要約12種化學元素,90年代達到16種,20-21世紀之交需要60種以上。 現在高科技生產需要更稀有更難得到的材料。 另外,二次加工也無法應對稀有的問題。 因為指控遠遠超過舊電子產品的加工效率。

【熱門】研究:2030年人類面臨高科技電子產品短缺風險

現在很多高科技生產在美國、西歐各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缺乏必要的原材料。 在這些方面,發達國家必須加強與礦產資源供應國的政治對話。 據該報報道,今天這種原料的最大儲量所有者是中國和俄羅斯。

該報引用了俄羅斯科學院通信院士、莫斯科國立大學地質系地質學、地球化學和礦物經濟學教室尼古拉·葉廖明教授的話。 “今天,中國是稀土生產的絕對壟斷者,控制著90%以上的市場。 中國是世界稀土元素礦床的冠軍。 在這個指標中排在第二位的是俄羅斯。 ’”

【熱門】研究:2030年人類面臨高科技電子產品短缺風險

為了在不久的將來不缺乏電子設備,各企業現在就需要改善稀土金屬的提取和解決技術。

標題:【熱門】研究:2030年人類面臨高科技電子產品短缺風險

地址:http://m.swled.com.cn/gphq/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