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周轉天數達到4045天,11年的林木庫存到底是什么鬼:四環生物,末路奔走

資料來源:市場價格風云

作者|關爾

最近在研究庫存周轉率的時候,有個企業在a股中閃耀,吸引風云君的眼球,你認為是哪個企業?

沒錯,正是四環生物( 000518.sz )。

四環生物在這五年間庫存從0.42億激增到5.81億,庫存周轉率從年2.17急劇下降到年0.17。

(來源: choice數據)

這么低的周轉率正常嗎?

年該領域醫藥企業庫存周轉率領域平均為1.36,四環生物0.17的庫存周轉率低于領域最低的長春高新技術。

(來源: choice數據)

這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同行賬本的庫存平均約265天可以賣完(不到1年),四環生物為了賣完自己賬本的庫存需要消耗8個265天(約6年)。

從2007年9月開始作為集中在醫藥行業的企業,每年發生了什么引起庫存的戲劇性變化?

這樣危險的信號合理嗎?

風云君一開始就整理了企業的資料,發現高庫存背后的瓜子很值得回味訴說。

大股東交替,進入生態農林領域

友情提示,要吃甜瓜,必須回顧四環生物所有權變更的歷史。

四環生物控制權之爭涉及三派人物:“廣州盛景”、“昆山系”及“陽光系”。

注:名字帶星星的企業股東有過變更。簡稱企業的全名如下。

如果有不太了解的伙伴,請自覺于去年9月風云君科學普及的“江蘇第二上市企業”四環生物:上市25年,跌落第一僵尸股”,先看后吃瓜。

下面認真咬。

1998年原名“蘇三山”化纖紡織企業經過江陰市振新毛紡廠(以下簡稱“振新毛紡”)注入資產改營毛紡產品后,2001年依靠增發資金整體收購北京四環生物工程產品廠和江蘇省江陰制藥廠,醫藥分

2007年9月,為了減少毛紡業務損失,四環生物將毛紡事業部的設備轉讓給江陰金瑞織染有限企業(以下簡稱“金瑞織染”),將房屋和土地的采用權轉讓給江陰市新橋鎮政府,徹底退出毛紡領域,集中在醫藥主業

這里以金瑞織染為重點,風云君調查了其所有權結構,發現其母公司按時將有限企業(以下稱“按時企業”)作為香港注冊企業,后續消息無法在公開渠道上查閱。

(資料來源:天眼檢查)

根據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廣州盛景互裂爆料的指向,接盤俠金瑞織染控股公司的德源紡織被懷疑是日光系相關人員。

(圖:太陽系操作盤四環生物)

盡管企業業務有所調整,振新毛紡仍然是第一大股東。

截止到4000年9月5日,振新毛紡將持有的4000萬股四環生物股以價格2億元轉讓給廣州盛景投資有限企業(以下稱為“廣州盛景”),廣州盛景以3.89%的持股比例成為四環生物新的第一大股東。

作為“昆山系”主力的昆山市創業投資有限企業(以下稱“昆山創投”)從2008年開始屈從于四環生物第二大股東的地位。

據年第一季度報道,“陽光系”代表人物陸宇、王洪明首次出現在四環生物前十大股東行列中,分別成為第三、第四大股東。

年“昆山系”增收,奪走廣州盛景和第一大股東時,“陽光系”已經秘密干涉了四環生物業務。

年6月,四環生物以非公開發行股份增資同年3月成立的全資子企業江蘇晨薇生態園科技有限企業(以下簡稱“江蘇晨薇”),廣西洲際林業投資有限企業(以下簡稱“廣西洲際”)、湖南盛豐生態農林有限

這時廣西洲際公司是江蘇陽光集團有限企業(以下簡稱“陽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陸克平。

是的,陸克平是當時第三大股東陸宇的父親。

江西高峰由當年四環生物第十大股東江蘇省德源紡織服裝有限企業(以下簡稱“德源紡織”,實際統治者是吳秀麗)控股,追溯其根源,見金瑞紡織和時企。

大家好像都在做毛織品和種樹。

該議案在年9月的第2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被否決了。

年,“陽光系”王洪明通過持續增收,將持股比例維持在14%,將第一位股東的地位維持到現在。

二、巨額苗木購買合同,合同方震驚相關人員

非公開發行議案罕見地被否定了,為什么? 讓我們先看看復印件。

(資料來源:預計非公開發行)

除了收購三家農林公司外,在議案中江蘇晨薇運營的生態園林項目中,需要向江蘇春輝生態農林股份有限企業(以下稱為“春輝生態”)購買11.26億元的苗木。

春天燦爛的生態哪里是神圣的? 用大約1/3的募集資金購買嗎?

風云君來到天眼調查春輝生態的股東新聞時,發現陽光集團突然排隊。 股東/發起人變更新聞中,陽光集團擁有春輝生態15%的所有權,沒有變化。

這違背了去年8月四環生物發表的《澄清公告》的“非公開發行期間的陽光集團不是春輝生態的股東”的表現。

春輝生態控股股東中國綠園(香港)有限企業根據《澄清公告》,實際控制人是吳秀麗。

是的,我是德源紡織的吳秀麗。

也就是說,德源紡織和陽光系本來打算安裝自己的資產,但是很遺憾在股東大會上被拒絕了。

(圖:太陽系操作盤四環生物)

議案被否決了,不做農林生意嗎?

不,陽光系和德源紡織繼續事件!

年12月,四環生物、江蘇晨薇分別與春輝生態等5家企業簽訂了《苗木購買合同》,合同金額統計如下。

合計3.04億元巨額苗木購買合同,合同總額為年四環生物年收入的127.77%,占年流動資產的68.64%。 而且,半年內貨款全部付清。

這個可以嗎?

那時擔任生態園林業務重任的江蘇晨薇,年凈資產7781萬,凈利潤更負,沒有交易能力。

為什么要簽訂這個巨額的購買合同呢?

風云君陸續去天眼追蹤合同對方的五家企業。 不,是其他4家企業的股票結構圖。 畢竟,春輝的生態已經是老相識了。

其中,金瑞織染年4月進入主綠陽林業,簽約時已經有相關關系。

江蘇澄豐年12月末的前股東是江蘇陽光控股(實控人是陸克平),難以保證合同時也有相關關系。

很明顯,在5家合同伙伴中,只有華明綠化1家與四環生物、陽光集團、按時與企業沒有相關關系。

也就是說,和四環生物簽訂巨額購買合同的是自己的大股東。 疑似幫助了上市企業的巨大利益啊~

(圖:太陽系操作盤四環生物)

年10月,四環生物和江蘇晨薇無法支付貨款,因此5家苗木供應商將2家企業提交法庭,要求四環生物支付貨款和年7月1日起的利息。

到年5月為止,沒有償還款項的四環生物被法院持有的江蘇四環100%的所有權拿去公開拍賣,最終卓和藥業周卓和以2.67億元競爭。

年6月30日,拍賣金,四環生物終于把除春輝生態外的四家企業的苗木債務還清了,還缺少春輝生態的5400萬元,不要春輝生態!

迄今為止催債的5000萬日元以上的借款說不要,說沒有其他補償,風云君反正不相信。

年1月,四環生物利用其最賺錢的子企業北京四環12%股權,置換了廣西陽光林業快速發展有限企業(以下稱為“陽光林業”)和廣西洲際100%股權,成功注入農林資產。

別忘了。 陽光林業和陽光集團同樣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圖:太陽系操作盤四環生物)

三、三大工程項目合同履約過程可疑

除了巨額的采購合同外,年度報告中公開的3個工程項目合同也備受關注。

這三大工程項目合同對應巨額苗木購買合同,可以說是江蘇朝薇農林業務的重要來源。 但是,我擔心那個交易過程。

以下是截至年報日期的三個工程項目的過程統計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

很明顯,工程合同對方都和陽光集團有關,去年12月簽約的徐州中船項目時隔3年沒有開工,項目合同形狀相似。

剩下的兩個工程項目即使已經開工,履約金額也不樂觀,與項目合同總額4.09億元相差甚遠。 特別是臺州中船完成的部分土方工程,最近一年多沒有審計結算,即使履行合同也不能收錢。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

三年來,除了陽光集團,江蘇晨薇(四環生物全資子企業)沒有找到第三方開拓新項目的庫存嗎?

這不禁使人懷疑合同的工程項目是否實際存在。 面對這樣緩慢的進展,為什么四環生物還沒有采取積極的處理措施? 屯的巨額苗木真的能在這些工程項目中使用嗎?

上游賣樹,下游施工,相關人員把江蘇朝薇安排得很清楚。

江蘇朝薇不賣現金流入,但賬面庫存急劇增加。 受此影響,年四環生物庫存達4.62億元。

因為符合持股比例≧5%公布的相關人員標準,在該四環生物年報中只把山東中船作為年1月~年11月的相關人員。 這顯然只是暴露了一半的現實。

面對這樣嚴峻的局面,去年1月,廣州盛景作為持股率超過3%的股東向股東大會提出了臨時提案,要求開始調查。

陽光系隨著四環生物的進一步支配,去年1月廣州盛景“鬧了一場”后,股東對三大工程沒有疑問。

(圖:太陽系操作盤四環生物)

陽光系和廣州盛景兩派之間的撕裂和內斗,揭示了四環生物在美麗的“大農業”迅速發展下的遮羞布。

風云君這個文案主要是為了探尋四環生物高庫存背后的深層原因,不深入開拓其余方面,所以感興趣的伙伴們可以自己刮掉廣州盛景年1月的臨時建議,里面干貨滿滿,很值得仔細品味。

只有內部被撕裂的時候,我們投資者才能看到那樣一點點真相啊。

a股的信用質量給這些企業帶來了壞風氣。 真的是wlgdc。

四、庫存三年低周,一瓜一瓜

上面的是~的老瓜,年里有什么新瓜嗎?

1、收入確認有很大變化,對提出商品檢查有疑問

首先風云你關注的是收入確認的大概。

年,四環生物銷售商品的收入確認幾乎發生了安靜的變化。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

收入確認與庫存中的商品計量相關,由于四環生物從2011年開始了生態農林業務,因此關注2011年以后的數據。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和咨詢函的答復)

年末庫存中有商品,年末年初發貨的商品金額和年末年初的金額相同。 結合收入確認,發送商品應該是被砍伐或發送了但顧客還沒有檢查的苗木。

根據年的“砍伐完成,被企業檢查”的新收入確認,為什么收款1年,苗木還處于未確認收入狀態嗎? 純粹賣苗木需要這么長的檢查期嗎?

二九成的庫存是苗木,什么時候賣完

其次,除了發貨以外,5億庫存中還有什么?

風云君找了第二年的庫存構成:

(資料來源:企業咨詢函答復)

林木類庫存達到97.4%,四環生物說明其大部分是三大工程項目的備件。

但是,根據前面三大工程履約進展緩慢的現實,這個林木類的庫存是否真的暢銷,必須打個問號。

農林類庫存的年周轉天數達到了4045天。 也就是說,以現在的銷售速度,賬本5億個農林類庫存需要在11年內賣完。

到年底,庫存中約2.6億元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只提出了6.36%的下跌準備,與現狀相比,風云君懷疑這部分庫存的下跌價格是否足夠。

3、賬簿庫存很多,依然向個人購買

賬本上林木類的庫存已經這么多了,難怪備貨應該足夠,但風云君發現四環生物繼續購買苗木。

特別是年,前五個供應商中,除了山東威高和喬南生泰是以前合作過的供應商以外,剩下的三個都是年追加的。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

根據迄今為止的經驗,風云君在天眼檢查中一對一地查詢它們。 果然,這三家供應商多少有點問題。

先從最大的房子開始吧。 根據天眼檢查企業年報,年來欣盛苗木的營業數據如下

表中表明,欣盛苗木的年收入基本上由四環生物貢獻,連續三年利潤總額較低,但后兩年收入增加,赤字更嚴重,盈利性受到質疑。

這種看起來賺錢也不可靠的企業居然會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家供應商,我真的很困惑。

接下來來看看楚犀實業和緣信包裝。

楚犀實業的股東是個人,注冊資本只有50萬元,四環生物然后買了487.65萬元,風云你真的很好奇買了什么。

緣信包裝年成立,注冊資本100萬元,成為上市公司前五大供應商。

四環生物真的是其余供應商購買額小,還是因為什么原因小供應商的大購買額現象經常在四環生物年報中出現?

五、證監會立案調查后,將來的庫存要洗澡嗎?

作為賣本行藥的副業種樹的上市企業,四環生物的庫存結構和收入結構、毛利貢獻率正好相反

(來源: choice數據)

收入85%以上,毛利持續上升,提高96%利潤的醫藥類庫存只占庫存總額的2.6%,剩下的是即使收入上升毛利率也下降,對利潤貢獻不大的林木類庫存。

這種畸形的庫存結構和賬本5億多庫存,都是一些大股東把四環生物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生態農林業務的遺失物。

這條路解體了,風云你只能說四環生物進入生態農林領域是把手中不太好的卡更爛。 其中一些大股東的傾向參與是不可避免的。

從2019年2月開始,四環生物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目前還沒有調查結果。

你不知道最后5億以上的庫存會以什么形式消化嗎?

風云君做好了繼續吃甜瓜的準備哦~一起約定,不見面就不會散的~

全天候滾動播放最新的財經信息和視頻,越來越多的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備受關注( finance )。

標題:【熱門】存貨周轉天數高達4045天 四環生物末路狂奔

地址:http://m.swled.com.cn/gphq/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