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江西省樂平市名口町戴村的已故村民中有8成死于癌癥,是外界談論的顏色變化的“癌癥村”。 村民們把它歸咎于位于樂安河上游的江西銅業( 600362,sh )企業下屬的多家礦企業,包括德興銅礦在內的江西銅業多家礦企業在40年里持續向樂安河排放污水,戴村近3000畝的農田顆粒未收獲,損失積累億

【熱門】江西銅業污染門:損失過億元 40年村民舉報無果

村民們告訴《每日經濟信息》記者,多年來,他們再次向德興銅礦和上級部門反映了情況,但沒有實質性的結果。

在“防污”的歷史中,2009年江西明實律師事務所肖禮光律師的介入帶來了希望。 但是,肖禮光選擇退出,說“在現有的體制下,這個訴訟完全不行”。

超過一億的污染帳戶

“戴村是一個有1000多戶、近5000人口的大村莊,三面環水,一面靠山。 歷史上土地肥沃,魚肥稻香,被認為是三國時代以來近600年的古代縣城市。 ”。 說到戴村的往事,老支書戴明很難掩飾驕傲。

現在進入戴村,青壯年勞動力少,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孩子。

根據戴發明,戴村有5000多畝田地,由于樂安河繞過戴村,整個村子被水包圍,大部分田地沿河,受到樂安河上游流動的污水的影響,2800多畝田地荒廢。 “大部分村民家的田地被荒蕪污染的同時,大部分房子失去了大半田地。”

戴明發明家約有12畝土地,被污染7畝以上。 他說,八口之家光靠這五畝地很難謀生,所以孩子們在外面打工,只留下老夫婦在家耕田,帶孩子。

據村民戴長榮等編制的統計,戴村被污染完全荒廢的田地為2860畝,按每年畝產600元計算,年損失達172萬元。 戴長榮說,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計算,40年來戴村的田地損失在6000萬元以上。

樂安河的污染不僅使田地損失,還使全村40,50戶漁民失業。 戴長榮表示,據老漁民介紹,各漁民一年捕魚3000公里左右,全村一年捕魚10萬公里以上,蝦滅絕使漁民們失業。 對照現在的物價水平,以每公斤5元計算,一年有7,80萬元的損失,累計損失3000多萬元。

【熱門】江西銅業污染門:損失過億元 40年村民舉報無果

“加上沿岸果樹有點污染死亡和其他農作物損失,近40年來,戴村的累積損失已經超過億元。 ”。 戴榮說,不包括村民們被污染、看病吃藥所花的錢和患癌癥的村民們平均消費3、4萬元。

40年的“防污”沒有實質性的結果

樂安川上游礦企業排出的廢水沿河而下,污染了河流兩岸的村落和田地,也影響了平民的生活和身體。 戴村作為受災最嚴重的村莊,從德興銅礦向樂安河排放廢水,村民向德興銅礦、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及各級政府反映了問題。 但是他們的需求至今沒有結果。

【熱門】江西銅業污染門:損失過億元 40年村民舉報無果

老支書戴明發( 1970~1976年戴村公社書記)對《每日經濟信息》記者說,德興銅礦從1969年開始向樂安河排放廢水,樂安村村民從1972年開始向各級相關部門反映污染問題,距今已近40年。

“1969年,當時戴村只有沿河的田地受到了輕微的污染。 但是從第二年開始,被污染的田地面積擴大,河邊的田地變得嚴重一點,里面的田地也有點污染。 ”。 從1970年開始,戴明發現了這些問題,他說,1970年以后,河邊的田地不能種莊稼,里面的產量也減少了一半。

【熱門】江西銅業污染門:損失過億元 40年村民舉報無果

1972年和1974年,戴明發代表村民與德興銅礦談判了兩次。

“當時我們向德興銅礦反映,他們排放的污水太毒,毒死了下游的農作物。 ”戴明告訴《每日經濟信息》的記者,村民的飲水是直接從樂安川取的。 德興銅礦先后賠償4000元和8000元給村民打井。

根據戴發明,挖了一口井,廢水還在繼續排放,沿河的田地依然不能耕作,收獲大幅度減少,村民平均掙的勞動點只是鄰村南岡村的一半。

“我現在還在喝樂安川的水。 ”村民戴炳良說,由于井不深,只有12、3米,地表水依然與樂安川相通。

村民的持續談判并沒有根本處理飲用水問題,憤怒的村民開始向鄉政府、省政府反映情況。 “我們被信訪和環境保護部門踢了一腳,沒有人幫助我們保護權益。”戴明說。

盡管如此,戴村村民多次向上方反映被污染的狀況。 村民點著金燈,說自己的一代已經被污染了,但為了下一代,他們會一直通報下去。

不能立案的訴訟

在戴村村民近40年的防污過程中,2009年江西明實律師事務所肖禮光律師的介入曾經給了他們希望。

肖禮光告訴《每日經濟信息》記者,2009年上半年,他收到戴村5名村民的反應,去了戴村現場,發現污染確實很嚴重。 “這是嚴重的侵害行為,不僅農田被污染,還關系到村民的人身安全。 ”。

成千上萬的村民用加蓋票據的方法,委托肖禮光通過非訴訟途徑維護權益。

“為了收集證據,村民請照相館在漲水期拍了樂安河上游德興銅礦的污染照片,村民用手機拍了上游公司的污染照片。 ”。 肖禮光說,根據村民們提供的材料和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制作了法律意見書,分別發給江西省委民生通道、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景德鎮市政府、樂平市政府、江西銅業企業等6個機構。

【熱門】江西銅業污染門:損失過億元 40年村民舉報無果

肖禮光說,法律意見書提出后,他接到有關部門的電話,建議不要參與這方面的事務。 其他相關部門也打來了電話詢問情況:“只有江西省的銅業企業沒有給我打電話。”

肖禮光說,在很多壓力下,他覺得幫不了村民,所以選擇退出。

“從純司法的角度來看,戴村村民的這場訴訟一定能贏。 但是,在現有體制下,這一訴訟完全不能進行。 ”。 肖禮光對《每日經濟信息》的記者說。

村民戴長海也對記者說,他們先后咨詢了多個律師,律師們說他們可以打贏訴訟,但沒有人接手。

“事實上,無論是當地法院還是上級法院,都不會立案”肖禮光先生說:“首先,很難明確原告和被告的主體。 比如樂安河水被污染,河水是以誰的名義登記的,是村委會還是村民個體? 實際上,田地和河流都是國家的,誰會成為原告呢? 上游礦企業很多,村民告訴誰,如何明確被告? ”。 肖禮光分解,江西銅業是江西省的大公司,一旦起草,沿著樂安河的村莊就有成百上千,有可能陸續模仿。

【熱門】江西銅業污染門:損失過億元 40年村民舉報無果

肖禮光說,綜合這些因素,村民因環境保護問題起訴當地大型國企,起草概率幾乎為零。

搬家的困境

污染一直發生,戴村村民補償幾乎為零,使村民發芽了。

戴小是戴村最近查出肺癌的村民。 12月7日,他宣布上饒被退回腫瘤醫院,不需要治療。 在外面打工的兒子戴林華、戴林生回家,和父親一起度過了最后的時光。

“醫生說父親的病與污染有關,這些老人喝了一輩子樂安河的水。 ”。 戴林華說,老人們不能離開這里。 像他這樣的年輕人,通過勞動可以賺錢,也可以想辦法離開。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搬家。 戴長榮說,農村生活的人珍惜落葉歸根。

律師肖禮光認為:“戴村被污染的問題根本無法處理,這個昔日的魚肥稻香村終究會是空村。”

點擊[進入江西銅業吧]進行討論

共享位置: 歡迎評論

標題:【熱門】江西銅業污染門:損失過億元 40年村民舉報無果

地址:http://m.swled.com.cn/gphq/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