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電網項目的招標和建設事業的推進,地方政府和公司的投資熱情逐步提高智能電網牽引著上下游產業形成了巨大的“智能網絡產業鏈”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張超李廷禎戴芊
超過3兆。
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確定,未來10年智能電網預計年均投資約3000億元。 業界專家表示,國家電網投入資金將牽引10倍至100倍的資金跟進。
“智能電網建設將成為今后5~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超級引擎”中國科學院武建東最高能源專家接受《財經國家周刊》的采訪,說:“其投資拉動效果使gdp每年至少增加1個百分點。”
首先感受到這種利益的是股票市場。 年上半年,滬深指數下跌28%,但智能電網板塊指數僅下跌2.4%,板塊中的“領袖”進一步逆勢大幅上升。
根據國家電網快速發展計劃,2009年,年只是智能電網的“計劃試驗階段”,第一項事業是制定計劃和相關標準,這一階段的投資寥寥無幾。 未來的一年~一年是智能電網計劃的“全面建設階段”,這個階段的投資額接近2兆元。
“我們評價說這個計劃一旦實施,就會產生巨大的市場蛋糕。 ”參加智網聯盟的一家公司說“爭奪戰開始了”。
地點是“搶劫”
國家關于智能電網的計劃還在準備中,但地方政府已經提前“搶奪”。
5月初,江蘇省發布了《江蘇省智能電網產業快速發展專業規劃綱要( 2009~年)》,提出了以智能電網建設推進智能電網產業、以智能電網產業快速發展促進智能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思路 江蘇省每年設置智網投資200億元,年智能電網產業總產值分別突破1500億元、3000億元的宏偉目標。
江蘇省經信委員會電力處的一位官員告訴《財經國家周刊》,希望省政府高層分散的電力裝備制造業能形成產業集聚效果。
5月12日,上海發布了《上海推進智能電網產業快速發展行動方案( ~年)》。 根據方案,上海是以新能源的訪問和控制、智能變電站系統和智能設備、電力儲藏、智能配電網和智能客戶端等為智能電網的要點迅速發展的方向。 到2005年培養3~5家智能電網領域的領先公司,形成有競爭力的智能電網產業集群,目標是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
江蘇省和上海的“搶劫”引起了共鳴。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山東省、河北省、浙江省等省開始了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計劃業務。
“不可延誤”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內部的人明確表示,“省政府已經命令國家電網山東分企業制定全省智能電網計劃綱要”。
事實上,國家電網山東分企業已經初步完成了《山東電力集團智能電網快速發展計劃(審議稿)》,但相應的投資遠遠低于江蘇和上海。
“山東省智能電網的建設和投資必須與其經濟大省的地位一致,智能電網的年度投資比江蘇省更不可或缺。 ”。 山東發改委的人說,山東方面也想推進山東和國家電網簽訂類似上海模式的戰術合作協定。
比省級政府先行動的是城市。 2009年,江蘇揚州已經與國家電網合作,希望使該市成為中國第一個智能城市。
“我認為現在建設智能城市是不現實的,婉言拒絕了。 ”。 國家電網專家說。
但是揚州迅速發展智能電網產業的積極性還沒有打消。 年4月,揚州建立了“江蘇省智能電網產業基地”。 這是全國第一個智能電網產業基地,該基地現在的大部分是空殼,但揚州市政府已經指定了建設“千億級智能電網產業基地”的具體目標。
揚州市各區縣也進行自己的智能產業基地計劃。 寶應縣依托寶勝集團,迅速發展智能電纜電線。 郝江以風力發電設備制造為主,建設電力電氣設備集團。 連計劃建設以電力配件為主的特色產業園區的高郵菱塘回族鄉也于6月建設了智能電網產業基地,主要推進了風力發電、生物智能發電、儲能技術。
國網電科院副總技術人員姚建國曾經就智能電網建設去過揚州。 “效果不太理想。 他們是越來越多,還是從迅速發展當地產業的角度考慮。 ”。
揚州式的“搶劫”還在復印中。 5月7日,浙江溫州發布了電力產業快速發展新計劃,依靠智能電網建設的逐步推進,預計用兩年時間將溫州建設成“國際電城”,年產值達千億元。 河南省平頂山也制作了“中原電氣城”的藍圖,其目標是在整個智能電網產業鏈上實現年產值600億元……
國家電網企業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說:“資本市場現在嚴重過熱,市場透明,實際上沒有這么多機會。”
中國電力科學院的一位主要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隨著智能電網項目的招標和建設事業的推進,地方政府的熱情將進一步提高。 這些熱情有點草率,但在地方近4兆美元的投資對地方政府來說無疑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巨大動力。
公司“黃金十年”
“我在北京還是濟南,正在從北京往濟南往返的路上。 ”。 深圳浩寧達( 002356,sz )總經理王榮安告訴記者,國家電網智能儀表投標委托國家電網山東分企業進行,往來北京和濟南已經是他的工作常態。
自2009年12月首次進行智能儀表招標以來,智能儀表、新聞收藏家等配套設施的招標已經成為領域公司的第一批“唐僧肉”。 電表公司蜂擁而至,先為強浩寧達著手,已被斬首。
9月2日,浩寧達發布公告:企業中標國家電網企業招標采購智能電表項目,中標總數31.3萬只,總額9596.17萬元,中標金額占企業2009年度營業總收入的35.70%。
那天浩寧達漲水停了。
浩寧達在今年7月國網舉行的年第二次招標中中標。 在這次招標中,國網投標智能儀表188萬只,浩寧達、深圳科陸、寧波三星、長沙威勝、煙臺威思頓等15家制造商中標。
浩達證券事務代表李麗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這是浩寧達年內第二次中標智能儀表,年7月初是國網第一個智能儀表的投標,浩寧達中標電表69.80萬只,中標總額1.24億元,企業2009年度
兩次投標中標,一年衣食無憂。 這也使浩寧達擴大了智能儀表的生產能力,到年為止,該企業智能儀表的年生產能力從現在的58萬臺上升到188萬臺,增幅接近240%。
電表的整個區域都在反復浩寧達式的擴張。 國家電網已經進行了3次智能電網招標,智能電表271萬元,新聞收藏家32萬元,相關金額6.2億元,中標公司共計投標37家。
這只是個開始。 智網專家武建東的《中國智能交流電網快速發展戰術報告》預測,在中國智網建設中,未來5年至少需要更換2.4億張智能電表。 根據國家電網的計算,這個行業的購買額將達到600億元。
在智能電網投資中,高壓、超高壓、特高壓設備占絕對的權重。 但是,這個市場由于技術壁壘、領域準入和資金門檻高,與競爭激烈的配電市場不同,呈現出明顯的寡頭競爭結構。
中國西電集團是中國大型輸變電設備配套巨頭,在牢固的智能電網“熱戰”中,已經受到了很多切割。
中國西電( 601179.sh )董秘書田喜民對《財經國家周刊》表示,上個月,國網剛剛公布了年智能電網第一次集中規模投標結果:變壓器、組合電器和避雷器各4個包,西電拿了一半。 唯一的電抗器包也要落在西電。 除西電外,國電南自、國電南瑞、許繼電氣、特變電工等多家設備業者也中標。
根據計劃,“十二五”期間新建智能變電站8000處,“十三五”期間新建智能變電站7700處,可以說“市場無限”。
與智能儀表相比,智能變電站是“大買賣”。 根據國家電網山東分企業提供的數據,目前正在實施的淄博李家110kv升級改造項目總費用為2410萬元,濟寧黃屯的110kv智能變電站項目總投資額約為5800萬元。
與智能儀表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相比,監視智能變電站的是很多領域的巨頭。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開展智能變電站研發和難關的公司除了國網麾下的許繼和和平高外,華為、天威保變、ge、西門子等中外領域的巨頭也揮拳致意。
“強大的智能電網投資點集中在光電復合網、安全監視、智能變電站等行業,這是我們的強項。 ”南瑞內部的人說,在智能電網的兆“蛋糕”中,南瑞可以“切”超過千億的巨大東西。
廣發證券認為,根據國網的計劃,下半年很多智能變電站項目將陸續開始招標,“參與的數量大幅增加,設備范圍也開始擴大,二次設備制造商已經進入“黃金十年”的快速發展期。
決定“黃金十年”的不僅僅是電力公司,受巨大蛋糕的誘惑,一點點科技公司也相繼“跳槽”,投入了智能電網的大潮。
“企業現在全面參與包括智能儀表業務在內的智能網絡業務。 ”。 8月30日,中國航天科學工總經理謝偉良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電話采訪時確定,航天科學工集團智能電網項目的論證審查已經于年5月批準。 其目標更宏偉:通過智網十年計劃,建設超百億智網產業集團,力爭在電力行業重建一個領域的龍頭。
家電革命
9月2日,在海信電器數字家庭開發部軟件所長趙建立現場演示數字家庭時,多次因互聯網速度的原因制作了卡片盒。
“還是被網絡束縛著”趙先生說,現在連接到家庭內各電器的只是無線網絡,傳輸只不過是250k左右,但連接智能網格的光纖后,這個速度增加到60~90兆,“那時的智能
智能電網促進家電和家庭革命。
三星經濟研究院產業集團首席研究員邱羨慕認為,智能電網融合助跑3網,智能電網興起帶來的多網融合局面將引起商業模式的轉變和公司快速發展方法的轉變。
這種轉變在家電和家庭行業悄然發生,受智能電網的影響加速形成的兩個千億產業醞釀著。 海爾家電企業企劃部的朱旬經理說,隨著智能電網的介入,智能家電的功能得到充分釋放,在今后的三五年內智能家電市場將形成比較大的市場容量。
十年前,包括海爾、海信在內的國內企業品牌也已經著手開發智能家電。
海爾的智能冰箱不僅可以儲存食物,還可以通過上網,實現冰箱和冰箱中的食品、超市的食品、人類的自由信息表現。 智能洗衣機具有自動識別電網負荷、洗滌劑類別、衣物布質、自來水水質和污垢、家庭水電費管理、網上購物等功能。
但是當時的智能家電在空期間幾乎沒有銷售,產品也僅限于展覽會。 以海爾集團為例,這家企業在2005年為所有家電產品預訂了可以隨時升級為智能家電的智能接口,但直到現在智能家電還沒有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
2009年,海爾集團智能家電銷售額為5.2億元,海爾集團當年的銷售額總額為1243億元,智能家電所占比例不足0.5%,智能家電部也成為海爾集團最弱的部門。
最初開發智能家居的海信集團也同樣面臨著銷售的不自然。 現在,這家企業的智能家居僅限于少量的高端家庭,他說:“如果沒有海信地產的輔助介入,智能家居整體的銷售狀況將變得悲慘。”
現在,國家電網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包括“從電力光纖到家庭”的智能電網試點,“從電力光纖到家庭”奠定了智能電網跨境三網融合的基礎,融合后的光纖只有輸送電能,
根據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的報告,中國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到年將達到1240億元。
這一預期規模使海信無限高興,制定了最近的快速發展計劃:年下半年,在與國家電網共同制定領域標準的年份,共同建立示范屋和示范工程,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很多家電公司想租智能電網開拓新市場。 2009年3月,海爾集團與國家電網旗下的國網信通簽訂了戰術協定,全面啟動了智能用電計劃。 海爾集團以智能家電為戰術的迅速發展方向,僅研發人員就達到了260人以上,2009年,該團隊獲得了3億美元以上的研發費。
朱旬認為,三網融合下的電器變革的發生,會給智能電網下的家電帶來本質的變化。 例如,電視不僅具有電視信號顯示器的功能,還具有與電視臺的交互、網絡信息表現、控制家庭整體家電的工作狀態等多種功能。
“智能家電覆蓋所有家電行業,今后3、5年智能家電將增長5、6倍是沒有問題的。 ”。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說。
智能電網“從電力光纖到家庭”產生智能家庭和智能功耗,顧客必須大量申訴具備復合智能電網的技術標準、可報告的電氣新聞、遠程控制等功能的家電產品,家電制造商必須為家電開發做好準備
四十萬億元的產業鏈
智能電網拉動中國經濟形成新的巨大“智網產業鏈”。
“雖然無法正確計算智能網格給各行業帶來的具體經濟效果,但智能網格確實會成為與多個行業、領域、社會理念轉換相關的巨大系統項目。 ”。 中國電科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告訴《財經國家周刊》。
這塊巨大的蛋糕逐漸切開了。 2009年12月,國家電網首次開始組織比較智能電網的項目投標。 同年12月9日,國家電網山東分公司負責首批83萬元電能表項目的招標。 年4月和7月,國家電網又組織了兩次項目招標,招標涉及智能儀表、新聞收藏家,總價為6.2億元。
“未來(來自智能電網)利潤最大的應該是新能源發電”電氣監會副主席王野平說,特別是迄今為止被并網課題束縛的風電、光伏發電得到了足夠迅速的發展空之間。
到目前為止,電網已成為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瓶頸。 根據中電車的統計數據,風力發電在電網中會產生高次諧波污染、電壓變動及閃光燈變化等問題,因此風力發電和網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風力發電公司,2008年,中國的風力發電在這至少1/3以上的風機中空
《財經國家周刊》由國家能源局宣布,即將發布的《新能源產業戰術計劃》將大幅調整年度風力發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的目標,調整后的幅度分別為1億千瓦和2000萬千瓦。 中投顧問能源領域的主任研究員姜謙認為,根據計劃,僅風電領域的投資就超過1萬元。
能源改革委員會的一位專家說,國家能源局是“押寶”的智能電網,遠離智能電網確立的新能源戰術只能在紙上談兵。 國家能源局肯定也在觀察這些。 那個“新能源產業戰術計劃”的時間節點與智能電網完全一致。
另一個智能電網受益的是電動汽車。 8月3日,由發展改革委員會主導起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計劃(草案)》首次公布,根據草案,中央政府在今后10年將分兩個階段集中投資1000億元,以換取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居世界第一位
北京電力企業社長朱長林預測,受智能電網相關技術的帶動,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到年將達到3000萬輛。 按每臺5萬元計算,至少會帶來15兆美元的經濟利益。
智能電網不僅可以保障電動汽車的有序充電,還可以通過分時電價政策讓顧客調整充電操作。 隨著電池技術的突破,電動汽車牽引蓄電單元,最終成為智能電網的一部分。
這些都只是“智能網絡產業鏈”的一角。 根據國家電網對智能電網的計劃綱要,智能電網的輻射范圍相當廣,包括新材料、電力電子部件制造、電池制造、新能源發電、鋼鐵制造、通信設備、智能家電、電動汽車、智能家居等上下游產業,
無論哪個產業,將來的迅速發展空之間都在千億以上,國網電科學院副總技術人員姚建國說。
“30年后,中國智能電網的計劃和建設將實現產值40萬億元的產值。 》中國電力科學院電工所所長肖立業認為,智能電網的建設將成為中國經濟推進內需體系變革的戰術機遇,至少將迅速發展上下游近100個領域的行業創新。
今后10年,由智能電網推進的巨大產業鏈逐漸展開。
歡迎發表評論。
標題:【熱門】40億智能電網產業鏈正形成 上市企業黃金十年
地址:http://m.swled.com.cn/hjhq/2450.html